科技助力安徽水稻大面积单产提升-凯发k8官网下载客户端中心

欢迎访问池州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网站!

| | | | |

科技助力安徽水稻大面积单产提升
浏览次数: 信息来源:农民日报 作者:杨丹丹 发布时间:2024-11-08 15:19

金秋时节,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下塘镇省级指挥田百亩示范区水稻整齐一致、穗大粒饱、秆青籽黄,呈现一派丰收景象。10月27日,由安徽省农业农村厅组织有关专家对示范区进行实产验收。经机收测算,示范区平均亩单产达942.6公斤。

专家组成员查看水稻田间长势和长相,一致认为示范区田间长势均衡性好,穗数足、穗头大、结实率高,经受住了今年孕穗期以来持续高温、多次大风等恶劣天气的考验,能种出这样的水稻,实属不易。

技术团队负责人、安徽农业大学教授武立权介绍:“针对安徽省水稻主产区农机农艺融合度低、产量不高不稳等问题,团队从健壮群体塑造入手,开展多年攻关研究,实施了三大关键技术:一是通过稀播壮秧、精确密植等技术,构建适宜群体起点;二是通过缓混一次施肥、阶段控制灌溉等技术,实现肥水靶向供给;三是通过外源活性物质调控等技术,保障高产稳产。集成了区域化农机农艺融合的水稻绿色抗逆高产栽培新模式,实现减肥10%、亩增产20%以上。”

“我承包土地种植水稻已有十来年时间了,早期缺乏种植技术、不挣钱。自从安徽农业大学水稻栽培团队专家手把手指导后,水稻亩产由原先的500公斤提高到现在的800公斤左右,实现亩综合节本增收300元以上。”长丰县种粮大户孟祥宝兴奋地告诉记者。

据悉,该技术模式近年来在安徽沿江、沿淮和江淮等稻区多年多点,创造了亩产900公斤以上的百亩示范片,技术可复制性、可推广。构建的科研实验田、示范样板田、新型经营主体生产田等“三田”联动推广服务模式,实现实验室里的“专家产量”转变为田间地头的“农户产量”,支撑水稻大面积单产提升,为建设江淮粮仓,扛牢粮食保供责任,贡献安农力量。

网站地图